透过这些报道,我们向“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啥?

编辑:admin 日期:2019-07-19 14:22:29 / 人气:

大众日报刊发《10人获2019年“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发布通告,公布梁建英等10名同志荣获“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文章提到,这10位同志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科技推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科技事业,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具有突出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影响力。他们到底有哪些事迹,为何获得“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美誉?
今天,大家跟随大众日报·新锐大众记者的步伐,一起重温这些同志的感人事迹,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凝聚奋斗力量,在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中,为我省加快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梁建英:与高铁一同奔跑,让“中国速度”享誉世界的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梁建英长期从事轨道交通装备研发,是中国高铁装备行业唯一的女总工程师,高速动车组技术专家。她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CRH380A高速动车组、国家863项目——基于永磁电机牵引系统动车组、更高速度等级试验列车、“复兴号”动车组等十余项国家、原铁道部、铁总重大项目,在高速列车整车系统集成、核心技术突破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她主持研制的CRH380A,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度。她带领一支有着上千人的高铁研发团队,成功研制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运营时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的高速动车组,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精彩蝶变,将中国高铁打造成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于金明:我国精确放射治疗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赢得宝贵生机的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医36年,于金明一直在与时间赛跑。他坚信,作为一名放疗医生,只有比疾病跑得更快,才能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1993年起,于金明先后开展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分子影像引导的精确放疗等新技术、新理念的探索和实践。他引领的精确放疗在肺癌、乳腺癌、鼻咽癌、食管癌等不同肿瘤的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局部晚期肺癌5年肿瘤局部控制率,从常规放疗的36%提升到51%,5年生存率从18%提升到25%,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从29%降低到17%,为数以万计的患者赢得了宝贵生机。于金明团队的研究成果先后修改了中国、美国、欧洲、加拿大等多个国家
魏世杰:为铸造我国国防核盾牌,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荣获“两弹一星”荣誉奖章的青岛市黄岛区老科协原会长
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后,魏世杰在国防科研战线上工作了25个年头,参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及导弹核武器的研制工作。退休后,他将普及科学知识视为己任,到近百所学校作了200多场科普报告,听众达6万多人次。“读书意味着你从此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最初我们研究没有任何专业资料,只好阅读公开的文献资料,从中寻找启发研究的火花。在现在这样一个互联互通的时代,更离不开深度阅读。”

在不久前的一档电视节目里,77岁的核研究科学家魏世杰的故事令不少人为之动容。他的儿子有先天性智力残疾,女儿有精神分裂症,妻子后来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一家四口人,三个需要他照顾。魏世杰说,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连生病都不敢,要保持自己的健康,能顶过去就顶过去。面对观众,他讲出了最质朴的人生道理:要热爱幸福的生活,也要热爱苦难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热爱生活。

田纪春:守望麦田四十载,倾心育种攀高峰的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2018年)11月23日,小麦育种的“分子标记法”荣获中国专利奖银奖,第一专利权人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田纪春。
“传统育种的一般方法是‘一把尺子一杆秤,用牙咬、用眼瞪’,而现代育种利用分子标记大大提高选择效率。”田纪春说,“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小麦来说,不断高产、提质这个课题,须用科学技术来解决。”
山农20是田纪春团队用“分子标记法”创新研发出来的代表品种,在山东、河南两省三个示范方创出了亩产超800公斤的成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粮王大赛冠军、曹县邵庄镇陈楼村村民唐玉亮说:“我一直在种这个品种,产量高、抗倒伏,稳产又增产。”目前,山农20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三大品种之一,累计推广8000多万亩。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有力推动了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的实施,促进农作物增产提质,助力农民增收。

尚书旗:致力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研究和农业机械教育体系改革的青岛农业大学教授
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尚书旗主持完成的“花生机械化播种与收获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是农业机械装备领域唯一一个科技进步奖。项目催生的世界首台花生秧果联合收获机已于去年9月面世,在世界范围内填补了花生秧果兼收技术空白,开创了花生收获新方式,充分实现了花生秧蔓的综合利用价值。“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要为科技人员提供广阔舞台,我们要大胆创新,努力攻关,再立新功!”

王海明:以坚定森林保护事业的初心,为防患火灾、野生动物保护付出艰辛努力的菏泽市林业局首席专家
王海明,现任菏泽市林业局首席专家、市林木保护站二级研究员。参加工作30多年来,王海明始终坚持在工作一线,并坚持科研创新,边研究边推广,在全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啄木鸟,护卫着森林,奉献着心血,为全市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深入开展了美国白蛾、春尺蠖等重大食叶害虫的研究,积极试验并推广“6HY-25”型烟雾机防治春尺蠖技术,取得“烟到虫除”的良好效果,解决了林农多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生产难题。同时,他还策划并组织实施飞机防治和各种地面防治措施,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飞防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1000余万亩次,社会效益9亿余元,实现了“有害不成灾、有情不暴发”的目标,有效地巩固了绿化成果。

汪传生:扎根科研一线、致力橡胶装备、废弃资源产业化利用等科技创新的青岛科技大学教授
汪传生,青岛科技大学工程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扎根科研一线,提出了同步转子混炼方法,构建了强化混炼技术体系,推动了橡胶混炼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整体提升。他的设计模型及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轮胎、输送带、防水卷材及减震弹簧等生产中。他攻克了胶粘状固体物料混合、分散、传热、动态密封等技术瓶颈,实现了废弃资源产业化利用,并将工艺和装备成套技术推向了国际市场。

魏化震:深怀报效祖国崇高理想,扎根国防事业,致力于国防新材料研发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总工程师
他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军用新材料研发,具体来讲就是能够满足武器装备特殊工况和极端工况(如高温、高承载、高速碰撞、高冲击、振动、爆轰、腐蚀、信息传输、光电效应、能量转换等)使用要求的高强度碳纤维等先进复合材料和防热隔热材料及制品研究。自1988年参加工作后,他怀着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扎根国防事业,三十年如一日的专心致力于国防新材料的研发。他带领科研团队先后承揽并承担70余项国家级和兵器行业军用新材料重点科研项目,涉及碳纤维等先进复合材料、防热隔热材料、阻尼减震材料等方向,科研成果已在空军、海军、火箭军、陆航等多兵种、30余个重点装备型号获得成功应用,产值达到28000万元以上,有效解决了制约当前武器装备快速发展的轻量化和热防护等关键技术。他和他的团队先后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三等奖5项,其他各类奖项和荣誉近十项。公开发表和会议交流学术论文、出版技术报告共30余篇,其中EI收录10篇,申请和授权各类专利20余项。

张志平:勇做深海航行掌舵者,完成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航次的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船舶管理中心副主任
今年51岁的张志平是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高级船长。1989年从大连海运学院毕业分配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调到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参与“向阳红18”和“向阳红01”的建造工作。
对于张志平来说,逢年过节不能在家是家常便饭。“去年、前年中秋都没有在家,中秋和春节我一般很少在家里,即使船不出海,也在船上陪船员兄弟过节。”张志平说到。
谈到近年来科考人员与家人联系方式的变化,张船长深有感触。“我是88年实习的时间就上船了,那时哪里有网呀,船员一到港口第一件事就是对家书的期待,很多时候会发现没收到信的人,一连几天情绪都很差,工资又低不舍得到邮局打电话。”他说:“每到一个港口,船长都会把来的信给大家,开航前把大家的信交给代理。最近几年船上有网了,和家里人联系多了起来,就跟出趟远差差不多。”
“选择了船员这个职业,特别是环球科考,就必须做出牺牲。”他说:“不过偶尔也觉得亏欠家人的太多了”。张志平回忆,历年科考中,一旦遇上中秋,天气好的时候,大家坐在甲板上赏月赏月,谈论家乡的各种趣闻轶事。有时候还会得到单位的福利,限时2—3分钟,与家人通话。

现在致电 024-123456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