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科技人员“进退有序”,才能“下海”无忧
编辑:admin 日期:2020-01-20 20:26:13 / 人气:
如果细究起来,事业单位科研人员“下海”并非没有先例。早在前几年,北京、浙江等地就已经先行先试,鼓励事业单位技术人员“带薪创业”。毕竟,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而从当下人力资本发展角度来看,高科技人才拥有相对弹性的工作量和时间,其专业能力发挥也有着较大拓展空间。
实际上,部分高校教师利用课余兼职创业早已成为常态化,于此同理,激活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的智力资源,让其能力、才华更为充分发挥出来,用于创新创业,对于我国科技经济发展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013年,原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表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在40%以上。显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巨大的可挖掘潜力,这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充分挖掘包括事业单位在内的各类科研人才资源,鼓励他们走出去,将自身多年研究的成果与市场一线对接,助力各个产业的科技水平提升。另一方面,这也会倒逼科研人员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实验室“造车”,而是能够成为产学研一体化的参与者,加速自身向着科研应用型人才转变,逐步完成我国科研人才培养体系的升级。
当然,美好的设想要转化为可行现实,让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既能施展才华,又不致影响本职工作和单位正常运作,需要更多的配套性举措,应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比如,单位如何在工作量、工作时间上做好相应考核标准的优化,做到既让这些科研人员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又能兼顾创新创业?对于相关薪资福利等,究竟是全额保留,还是有所调整,单位除了和相关科研人员协商外,是否还要征求其他在职员工的意见,避免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此外,科研人员将在单位研发的技术成果用于创业,其经济收益是否要和单位按比例分成?如何界定其成果是归属于科研人员个体还是单位所有?等等,这些关键性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讨论和界定,从而为事业单位科研人员“下海”奠定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基础。
鼓励事业单位科研人员“下海” 需做到进退有序。正如《意见》所指出的,要进一步强化科研人员所在事业单位的领导把关责任,对于科研人员参与“双创”活动既要充分给予支持,又要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坚决杜绝违规“搭便车”、“吃空饷”等问题。
同时,要求科研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对“双创”活动中各类违纪违规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惩戒措施。事业单位科研人员“下海”属于新生事物,就需要各方面考虑得更为周到,在管理、考核、奖惩各方面制定细化标准,并且根据情况发展不断加以完善,让科研人员能进能退。唯有如此,才会有更多事业单位科研人员投身创新创业热潮,贡献自身才智,也才能让这一新政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内容搜索 Related Stories
推荐内容 Recommended
- 河南中烟安阳卷烟厂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深入推进降本增效09-13
- 下沙科技城打造最优双创生态圈09-12
- 第八届江苏国际餐饮博览会,数族科技引领智慧餐饮新潮流09-12
- 推独董人选抢席位 鼎耘科技杀入汇源通信资本战局09-05
- 日本大幅增加科技预算 发力人工智能09-03
- 开学典礼玩转科技与梦想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