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科技强国建设进入丰收期
编辑:admin 日期:2019-01-09 09:53:22 / 人气:
285项获奖 基础研究和民生类成果涌现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公报显示,经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85个项目(人选)。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人。较去年的280项,多了5项。
对此,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2017年相比,2018年科技奖获奖项目,水平总体上来说是高了。另外,这些获奖成果更贴近国家战略需求、更贴近民生、更贴近科技的前沿。“比如,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团队利用低温电输运测量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国际凝聚态物理界公认为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也是中国多年来取得的少有的、世界级好成果。”该负责人透露。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国家自然科学奖连续6年产生一等奖。另外,材料科学、化学等我国国际“领跑”学科也再接再厉,喜获丰收。如在石墨烯表界面效应研究上的突破,为解决能源转化与储存、污染物高效治理等提供了新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获奖项目的另一个特点是,面向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竞相涌现。在生态环保领域,从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到生态环境修复全链条,从大气、土壤到水域,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都有创新成果获奖。
“例如,由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牵头研发的清洁高效炼焦技术与装备取得重大科技创新,研发了新一代绿色炼焦技术,吨焦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12%,为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另外,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国情,涌现了一批基于先进技术监测水域污染、地表变形、地质工程、台风等灾害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保障服务能力。”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民生领域的研究也更加深入。“吃黄瓜快吃到瓜蒂时,往往会变得非常苦。这是因为老祖先的驯化并未完全解决黄瓜苦味问题,科学家也一直没找到原因。”自然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黄三文试图用最通俗的语言解释说。据他透露,“5年来,我们团队尝遍了180000枚黄瓜叶片,终于找到了合成苦味物质葫芦素c的9个基因,也找到了调控黄瓜苦味的两个‘主开关’。”
企业成主角 中国智慧助力产业升级
在今年获奖的285个项目中,既有传统产业不断进行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成果,也有高新技术在新兴产业的突破。
“中国石油首创了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体系,突破砾岩沿盆缘断裂带分布传统观念,发现了全球最大的整装砾岩油田——玛湖特大型油田,新增三级石油地质储量12.4亿吨,理论成果成功应用于中石化新疆探区、吐哈盆地等地区的油气开采,拓展了石油开采新空间。我国首座大型海上风电场并网稳定发电,关键技术示范推广13个海上风电项目,成为我国新能源发展新动能。”上述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科技创新除了对传统“高大上”产业升级提供支撑外,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关。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中国农业大学高俊平科研团队创建的我国切花生产适地适种、良种自繁、优质生产和高效保鲜的全产业链技术体系,确保了我国现代花卉产业格局的形成,实现了鲜花消费走进千家万户。
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和交通行业也有新的进展。清华大学研发的“汽车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已大规模产业化。针对我国汽车工业向纯电驱动转型的趋势,湖南科力远新能源公司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在高安全性长寿命充电电池关键技术和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制造上取得创新进展,广泛应用于节能和新能源汽车领域。而针对轨道交通牵引系统“安全、稳定、绿色”的目标,中车公司攻克了永磁牵引系统关键技术难题,系列成果成功装载在国际首列350km/h速度等级的永磁高速列车上。
另外,处于创新主体地位的企业今年频繁出现在获奖现场。据悉,国家科技进步奖134项通用类获奖项目中,75%的项目有企业参与,其中三分之一的项目由企业牵头完成。今年科技进步奖获奖单位中共有303家企业,占获奖单位总数的47%,其中民营企业数量超过了国有企业。
制度创新多 科技奖励体制日趋完善
在业内专家看来,我国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归功于大量科研人员的长期艰苦努力;另一方面,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科技奖励体制改革激发了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充分发挥国家科学技术奖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激励作用,释放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国家近日对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进行了调整。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的通知显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上调60%,从500万提升至800万元,而且个人可自由支配。
数据显示,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通过评审的三大奖项目中,受863计划、973计划、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占总数的88.2%,其中自然科学奖支持率为97.4%。获奖人员大都以中青年为主。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发展完善,逐步建立健全既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又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相继恢复,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先后设立。随着国家五大奖体系形成,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不断完善。
另外,作为我国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部级科技奖和社会力量科技奖同样在调动科技人员创造性、推动学科或行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设立的面向全国范围社会科技奖励达277项,每年授奖约13000项成果(人)。
2017年,我国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比如,将国家科技奖三大奖的总数量进一步减少到不超过300项。而新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明确要求,要改革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一步增强学术性、突出导向性、提升权威性、提高公信力、彰显荣誉性。